荔波位于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9′之间。翻开世界地图,在地球同一纬度地区除了海洋,很多区域已显示荒漠化,而在同纬度的贵州荔波,却被称为“地球绿宝石”——在浩瀚苍茫的喀斯特峰林中,漳江蜿蜒穿过,两岸险峰夹持,诸多景区镶嵌在“百里画廊”的卷页之中。
荔波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是大西南面向大华南、大岭南的交通咽喉,也是贵州南下出海最近的通道。全县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辖1个办事处5镇2乡,9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18万人。
荔波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过程中,有关专家从荔波喀斯特的世界级资源价值角度,赞誉荔波为“世界喀斯特朝圣者心中的麦加”。2006年9月,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著名专家桑塞尔博士考察荔波时惊奇地比喻说:如果“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喀斯特的一顶皇冠,那荔波喀斯特就是“皇冠上最为璀璨的绿宝石”。得天独爱,荔波拥有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下来的一片相对集中的喀斯特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2%,而如此大范围、高品质的原始森林,竟然大都生长在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上,2007年6月,荔波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全票通过,荔波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是贵州第一、中国第六个世界自然遗产。
荔波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85%,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最高达18万个,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100倍,年平均气温在18oC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天然空调、天然氧吧、天然基因库。
荔波是一个全域景区。荔波山水融林、洞、湖、瀑为一体,具有奇、险、静、幽的特点,是贵州景区特点的高度浓缩。境内有国家5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黄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佳荣七彩河桫椤谷和瑶山古寨景区及分布在全县各地的300多个古朴的适合开发旅游的村寨等。
国发2号文件明确要将贵州建设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将黔南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将荔波纳入精品景区建设范畴,贵州将荔波列为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的排头兵,黔南州将荔波作为黔南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的龙头。
荔波是一个文化之邦。荔波少数民族人口占92.7%,主要有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在这里才能让您亲身体验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魅力,源远流长的婚丧嫁娶习俗,样式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神秘的祭祀、古朴神秘的凿壁谈婚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至今仍很好地传承。瑶族猴鼓舞,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奔放粗狂的原始民族性格,2008年国务院以荔波为传承地命名把“瑶族猴鼓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荔波布依族傩戏作为贵州旅游文化支撑项目之一,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革命老区,曾养育出蒙九龄、杨家骝、全正熹、郑希侠等一大批爱国英雄人物。现有邓恩铭故居及其祖居老宅、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黎明关遗址等全国革命遗址12个,永康穿洞抗日遗址、洞塘蒙家坳抗日遗址等其他遗址4个,特别是革命领导人邓恩铭故居现已被列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因为荔波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境内拥有48595公顷集中连片的原生性喀斯特森林,集奇、险、美于一身的奇特地貌。2015年野外生存达人贝尔首选荔波作为“跟着贝尔去冒险”节目的亚洲首站拍摄地。
荔波是一个世界级品牌。与世界的不断接轨,荔波逐步有了国际话语权——在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东南亚、中国等4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及地方政府签署的《荔波共识》提交大会讨论,荔波所倡导的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到《马德里行动计划》中,其推崇生态文明理念得到了全球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
1996年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该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绝无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强又比较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目前中国加入该保护网络共32家,贵州仅有荔波“茂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梵净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家。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2007年荔波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以其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系统原生性和生物多样性,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列入ZUCN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21种。研究表明:荔波锥状喀斯特地貌上有峰林,下有森林,是同类原生性喀斯特地貌模式地,其锥状喀斯特具有更为独特的演化环境与更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更有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单体形态与较为齐全的地貌组合类型,更有罕见的锥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命记录。荔波锥状喀斯特是反映地球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典型范例,极具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遗产价值。
2013年正式入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贵州仅有荔波樟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毕节百里杜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
2015年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成为贵州第4家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荔波还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最美中国十佳旅游县、中国野梅之乡、中国最美丽县、中国最美休闲小城、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中国森林氧吧、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被誉为“地球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
荔波是一个积极发展之都。随着贵广高铁开通、驾荔高速正式通车后,旅游呈现“旺季爆棚·淡季不淡”的强劲势头,“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荔波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36.8万人次,同比增长24.8%;旅游综合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23.5%。2015年接待游客1000.23万人次,同比增长57%,实现旅游收入86.75亿元,同比增长57.08%。增比进位综合测评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同类县第1位。过去的一年,荔波被成功纳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贵州南部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规划》、《贵州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规划》、《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黔南州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方案》等规划。
近年来,荔波县紧紧围绕“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定位,力求把荔波旅游“做美、做优、做强、做亮”,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围绕旅游产业,把一、二、三产和城镇化导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借助核心景区品牌效应,正积极发展农业观光、大数据产业、大健康等旅游项目,大力开发温泉、索道、全域景区景点小火车连接线、低空飞行、山地运动、体育赛事等旅游产品,谋划开发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新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把全县有可能做成旅游村寨的地方都做成旅游村寨,把全县能开发的美景都开发出来打造成为景点,形成荔波景区景点众星捧月的局面。计划用一年时间把荔波县打造成为贵州南部旅游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再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打造成为贵州第一旅游名片,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打造成为黔桂旅游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最终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奋斗目标。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被《人民日报•民生周刊》评为“2015中国十大民生示范工程”。
荔波是一个旅游投资机遇。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贵州“山路十八弯”式的落后交通是旅游发展硬伤,如今荔波机场已经开通贵阳、广州、重庆、长沙、南宁、海口、西安、深圳等航线。涉及时速350公里的贵阳至南宁客专已经踏勘过境荔波。连接兰海高速的荔波至麻尾段已经通车,连接夏蓉高速的荔波至三都段和荔波至榕江高速今年即将动工,省道、国道路网四通八达,都将使游客来访荔波更加便捷,缩小荔波与外界沟通的时空,为构建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提供“铁(铁路)、公(公路)、机(机场)”一体的立体交通大通道。加快打通各景区景点的联络线、断头线,形成全域旅游的大环线、小环线、网络线,构建“陆空并进,内优外快”的旅游交通体系,为打造荔波全域旅游作支撑。
随着荔波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加上它优越的地理环境、淳朴的人文民族文化是开发旅游业的优胜地域。在国家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大力支持下,省、州、县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今年,荔波县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定位招好商、招大商,以文化旅游开发、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出台招商引资工作一揽子政策,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牵动荔波发展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民宿业”发展优惠政策办法》、《荔波县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的实施意见》、《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招、批、挂、管”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改善工业招商工作的决定》、《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十个一”项目推进制度》、《“三定五包”项目包保责任制》、《荔波县鼓励外来投资若干规定》、《荔波县严肃工作纪行提高办事高效率的十项规定》、《关于鼓励和支持荔波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招商制度和文件,分别从任务要求、工作机制、平台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信息交流、考核奖惩和任务安排、项目认定、考评组织、考评程序考评办法、奖励措施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按照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服务理念,继续创新服务方式,深入企业、项目一线开展服务活动,及时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优化投资环境。
“世遗荔波”这颗魅力璀璨的高原明珠,正在贵州黔南大地迅速崛起,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未来的荔波,将不仅仅是大自然偏爱的瑰宝。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会让绿色荔波更加闪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5月13日傍晚,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办事处主任楼颖平主任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