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参考
电商价格战值得一定
时间:2012-08-30 16:17:52信息来源:不详点击:631 加入收藏 】【 字体:
    京东、苏宁和国美三家电商的价格大战连续至今,虽然诟病多多,但我照旧倾向于一定。对三大电商价格战的评价,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来看待价格大战中所暴露出的题目。

  此前,有媒体报道,当京东刘强东向其对手苏宁提议价格战时,没想到后者会这么快就应战。假如这代表了刘强东的真实想法,那么就验证了我的一个猜想:在人们刚抱怨价格战徒有其名,表里不临时,我在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刘“约架”苏宁,内心并未真的认为对方会很快就应战,他当时只是想表演给身后的资本力量看,同时为京东做一次免费广告,但苏宁的快速应战,把他逼到了墙脚,这价格战就不打不行。

  换言之,价格战一开始就曝出的降价商品少,涨价商品多,以及先提价再降价等征象,应该认为不是刘强东们故意借价格战挖炕来损消耗者,而是仓促出手,规划不足造成的。这从双方的高姿态可见一斑。一方挑起事端,一方伧促应战,大家都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就怕在舆论上输了气势。在这种情况下,对价格战就很难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如果京东故意在价格战中玩先提价后降价的把戏,就不仅是一个商业诚信的题目,还触犯了法律,构成了价格欺诈。对有志于做电商老大的刘强东来说,不会连这个常识都不懂。即使他临时疏忽没想到,其手下谋士和律师团队不会也犯糊涂。退一步而言,即便他就是想这么做,法律也奈何不了他,消耗者也可用脚投票。因此,从企业发展角度看,最后输的肯定是京东,除非京东预备做一锤子买卖后不再干了。

  理论而言,各种情势的价格战,目的无外乎均是行使低价策略霸占市场,蚕食对手地盘,这就必须让利于消耗者,否则,花大功夫打价格战,消耗者却得不到实惠,还不如不打。当然,目的假如不是意在霸占市场,价格战也就可能是一个噱头。但即使如此,也没有需要让消耗者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给消耗者造成不良印象。由于这极可能惹上官司,还有可能引来监管者的麻烦,得不偿失,是一个理智的商家所不为的。

  对电商行业来说,目前还处于开疆拓土、市场为王的阶段,抢占市场份额是浩繁电商的头号事情,生存之所需,是否红利以及红利多少则属于圈占市场后再考虑的题目。由于有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就有了更有利的市场地位,红利也就是早晚的事。电商行业的这个特点,决定了谁成为市场老大,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此乃除了较早进入电商领域,以百货为主的淘宝外,后来者至今仍在烧钱瓜分市场的缘故原由,鉴于此,若众电商为瓜分市场而大打价格战,是一点也不新鲜的。事实上,近年来,电商行业就多次发生过如许的价格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无疑将会更深刻、更广泛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电商在将来发展中要想成为一种紧张的商业模式,进而成为一种生活体例,前提是必须培育消耗者网上购物的风俗,尤其是对大家电的购买,要从网下转移到网上。从这个角度看,价格战是电商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以价格为纽带一方面促进市场洗牌;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消耗者在线上购买大家电的消耗风俗,加快线下市场向线上市场的转换。

  至于电商价格战后胜者是否会形成垄断,不利消耗者,我觉得这个忧虑没有需要。假如说,传统厂家的价格战赢家易形成价格垄断,是由于厂家和消耗者之间存在信息不透明,那么,电商作为一种和传统零售体例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它最大程度地消弭了这一因素。相对而言,电商的定价系统是相称透明的,要更改价格很难。另外,比起实体门店,电商的进入门槛也不很高;何况,还有国家的反垄断机构时刻在监督。所以,电商行业不大可能形成一家独大后的垄断局面,这既是技术的作用,也是市场的作用。

  总之,只要是在规则的允许范围内,哪怕出现一些瑕疵,对于各类情势的价格战,消耗者都应该迎接。当然,要防止电商价格大战变成一场恶性竞争,如许虽然短期内会为电商带来很大的贩卖流量,但企业利润会大量流失,导致企业没有资金进行研发,使整个行业长期处于技术底端。20年前彩电行业的过度竞争就是一例。此外,对在价格大战中一些厂商采取不合法、不光彩的手段打压竞争者的举动,也必要监管部门包括媒体发挥监督作用。

  作者简介:邓聿文,供职于中间党校学习时报,民革中间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香港天大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题目观察者,多家报刊专栏作家,着名评论家,《幸福的权利》《中国必须赢》、《中国经济大突围》等书作者,重要关注和从事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改革研究。(会员网站)

(编辑: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